宣城郎溪秸尽所能让生态包袱变财

2025/7/13 来源:不详

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不断探索创新秸秆综合利用机制,通过落实秸秆“五化”,把“生态包袱”变成了“绿色财富”。初冬时节,阳光正好。在一片已经收割完的水稻田中,几台秸秆收割打捆一体机正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阵阵轰鸣,高速旋转的机器将一排排笔直挺立的水稻秸秆“吞入腹中”,经过旋转、除尘、压实、打捆,变成了弧度均匀、大小一致的秸秆“金块”,整齐地“躺”在田间,即将送往发电厂。农作物秸秆属于农业生态系统中十分宝贵的生物质能资源。它的综合利用对于促进农民增收、环境保护、资源节约以及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收好的秸秆除了发电以外,还可以进行饲料化加工。在该县飞鲤镇宏源畜牧养殖家庭农场,这里一共养了上百头牛,每年对于秸秆饲料的需求量在吨左右。“秸秆在田里种庄稼很不方便,焚烧是一种污染。我们把它回收之后,一是环保,二是对于我们养殖业来说,可以降低养殖成本,节能环保。”宏源畜牧养殖家庭农场负责人张光甫表示。据悉,郎溪县农业种植面积共49.03万亩,每年产生秸秆量23万余吨,可收集量在16万吨左右。近年来,该县积极推进秸秆综合利用,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重点解决秸秆离田和实现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问题,在各镇、街道建立秸秆收储体系,鼓励农业种养大户、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主体从事秸秆收储工作,通过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肥料化等“五化”利用形式,进一步提高秸秆综合利用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接下来,郎溪县将继续以实际行动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致力引导广大农户、农业企业走上更为生态高效的农业发展之路,全力推进乡村振兴。(陈颖洪晶)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906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