驰名郎溪城乡的万康酱园

2022/9/15 来源:不详

张承恩

第期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酱油坊占了其中的两件。与千家万户息息相关的“酱醋”,从食用至今,已有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了。在漫长的岁月里,酿制酱油、腌制酱菜,经验累积,技术改进,逐渐从自给自足走向商品生产,酱油坊便相应地产生了。

在民国初年的郎溪城关,由徽州人章志樵开办的万康酱园糟坊,因其产销对路、经营有方而日益兴盛,驰名遐迩。

据说“万康”两字有个来历。一曰章某在老家盖房挖地基时,在地窖内得到一缸银元,欣喜之余,用这笔钱开店设坊,店名即取万金康泰的吉祥之意。

其实,章某初来郎溪城里创业,也只是买了现在店址隔壁的一间草屋,店面临长街,店后面搭棚做加工厂,总面积约平方。俗话所说的三缸(酱缸、酒缸、染缸)一桶(豆腐桶),最是赚钱的买卖。这话确实可信,生产一百缸酱,能赚一百担米.一年四五百缸酱,四五个人操作就行了。成本低,利润高,加上惨淡经营,精心管理,雪球越滚越大。到了民国三十二年,章某便发财了,购买地基在县城西门大街自行设计兴建起石库门大瓦房,座南朝北,助店后坊,亦工亦商。从此,“万康酱油坊”有了宽阔的店面和宽敞的加工场地,名声大振。

与万康同时间在郎溪城关开设酱园的,还有汪怡泰、俞成泰、胡祥泰、意大四家(老板都是徽州人),全县十几个集镇除梅渚、东夏、涛城外,所需的酱及酱制品,几乎都是从这五家批发、零购的。

老万康的经营管理,从提高盈利出发.很有一套管理办法,总结起来,糟粕与精华并存,瑕瑜互见。

首先,制定了店规坊规,要求严格.有可靠人士保荐而来的学徒,黎明即起,打扫店堂.木柜台上下四周,油光锃亮。开门后无论顾客亲疏、文野,一概殷勤接待,即使对方蛮不讲理.无故地出口伤人,也始终遵循“伸手不打笑脸人”“和气生财”的信条。店员生意忙时笑脸迎客,生意淡时抽空勤学业务,无人登门就被安排到后面作坊切酱菜,顾客一到立刻放下切刀进店堂营业。

万康的工人躲不得懒,精明的老板善于按生产季节和业务旺淡及时调整人员,不造成窝工浪费,人多了及时辞退,人手不足则请临时工。寄宿在店里的学徒,晚间生意做完之后,还要为老板搓烟媒子、点钱补破票等,然后检查前后大门,上锁熄灯,十时过后方能睡觉。

酱油业的利润大,盈余多,高出于当时当地的工商业平均利润。为了笼络人心,资方对正当盛年、精通技术、能吃大苦耐大劳的职工,到年适当增加工资,对于风烛残年、而又无人赡养的老职工,也有所安排照顾,留在作坊做些轻微杂事,有铺可睡,有饭可吃。

资方对外很注重搞好往来关系,讲究信誉名声。例如无论城乡把暂不食用的米粮存到万康,既不用担心霉烂变质,也不要忧虑天灾人祸,更无需支付保管费,随积随存,随要随取。如有了损耗,店家也认帐,一斤一两照赔不误。由于守信,屡试不爽,手头有粮食的人都乐意在万康存放。万康老板再利用手头的粮食,进进出出,可作为扩大经营的资本,又不需像贷款那样支付利息.这确实是双方受益,互利互惠。

在生产上万康也是严格要求的。例如做酱,每年开春后即开始生产,将黄豆蒸熟后,以七与三之比拌和面粉,平铺在一个个三尺对心的竹匾上,置放在约40个平方的霉房.升炭火保持28度上下的室温,任其自然发醉,长成黄霉菌。要求门窗封闭,以免滋生杂菌,保持霉菌的纯洁。封闭三天后,待霉菌成熟,一颗颗豆子为黄霉菌包围,要求表面上白花花,底板黄橙橙.称作“金底银面”。然后下缸,一口缸里放—斤黄豆,放斤咸盐。一般用井水制作,因为井水里有咸味,可以减少放盐量,做到精打细算,滴水不漏。

人说酱油很脏,其实也不尽然。万康对作坊里的环境卫生却是很注意的.制酱时每缸放进咸盐水六担。盐内有灰、渣,先将缸面一层漂浮的灰渣子、脏沫子、腐东西一起捞掉过滤,再用棍子搅动,让比重大的脏物沉淀下去,然后把澄清了的盐水一碗一碗舀到另一个大缸里,小碗舀得轻、快、仔细,保持底层的浑水不动,以减少缸内盐水的杂质,最后再把上了霉的黄豆放进去.这就叫打盐水下缸。酱下缸后,院子里百口大缸雨天就盖上篾盖,天晴便日晒夜露,酱面上落的尘埃碎屑一一拈掉,缸口缸外四周抹得干干净净,一点点脏水都倒掉。人们夸说,在万康院子里乘凉都没有蚊子。

如此精细操作,虽则耗费劳力,却能做到清洁卫生.保证产品质量,从而做出招牌,在群众中享有信誉。

由于老万康对人力与物力、生产与业务都合理调配,产品质量稳定可靠,销售额不断提高,利润随之倍增,生产经营项目也日益扩大,从原来单一的酱油坊增加为四坊.即酱坊、糟坊、磨坊、豆腐坊。

当时酱坊的产品有:黄豆酱、蚕豆酱,甜面酱、辣酱。酱油有经过一个伏天一个秋天腌制的“老面油”。优质的三伏秋酱油更是经过三度伏秋的长期晒露,酱汁愈见其浓,制成后象糖稀一般,能用筷子挑起来。用三伏秋酱油烧菜,经滚油一煎,香气四溢,诱人食欲。酱菜有酱萝卜干、酱什锦、酱瓜、酱莴笋、酱大头菜等。

糟坊生产烧酒和龙口酒(精品)。

磨坊生产面条,是放进木柜加温发酵的人工手拉面,软和而有韧性,下锅不糊汤,吃起来特别爽口。

豆腐坊生产的老方,是一种饮茶、佐餐、下酒皆宜的五香干,因其选豆上品,配料讲究,制作精细,进口香、鲜,咬有韧劲。每斤12块,每块厚墩墩、板页页,大小一致,份量不相上下。此外还生产红、白腐乳,以及少量的五香豆,甜中带辣,越嚼越有味,能放三五个月不变质。

每逢亲朋好友欢聚,随意小酌,到万康酱油坊走一遭,三伏秋调昧,老方小炒,酱菜起鲜,龙口酒对酌,则胃口大开,满席怡然.确是一件乐事。

年元月,万康与座落在十字大街(现医药公司)的汪怡泰合并,成立了“公私合营万怡酱园”。现在的郎溪县蔬菜副食品公司,其店面和作坊设备等,都是在这基础上发展、改进和不断完善起来的。这个公司的待业门市部,大体上还保留着万康酱园的原来模样。

(本文选自《郎溪文史资料》第一辑)

制作:童达清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15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