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为小上海的大村墟河沥溪

2022/12/20 来源:不详

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曾为“小上海”的大村墟——河沥溪

郑树森

明中叶至今的余年间,宁国县东的河沥溪街市有过3次繁华,是一处人烟稠密、市井繁荣的大村墟,是闪耀在皖东南及浙西一带的明珠。

河沥街市,明清时属鸡山乡一都。解放初设小溪、同善、楚荣3个行政村,年改设东马路、西马路、正街3个居委会,年8月改设桥东、桥西两居委会(年4月称社区)。

河沥街市,东及东南有官山、老虎山拱卫,北有狮子山、燕子山为屏障,西南有巫山岭环护,南眺鸡山,西连平畈。东津、中津两河在鸡山前汇成波罗溪,穿过河沥溪,流至五湖渡,受西津河水而成水阳江,浩浩荡荡,流入长江。陆路通达徽州、杭州、湖州、芜湖、金陵、无锡;水路可航至宣城、芜湖,年以前在河道丰水期可溯航至狮桥、宁墩、霞西、东岸、胡乐各镇。有水陆交通的便利,若遇天时,河沥溪即成为皖南、浙西地区较大物资集散地。旧时堪舆家称河沥溪为凤凰地,聚财之地会当其时,则昌盛勃兴。

一、三度繁华

明代中叶以后,随着农业、手工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一条鞭法”的推行,很多农副产品投入市场,成为交换的商品。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三种变化:一是苏南、松江等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拥有较多资金的商人购机雇工,生产丝绸、棉布、瓷器等;二是一些农民放弃农业,转事手工业生产与货物贩运。如徽州许多人“执技艺或负贩就食他郡”。三是有些地区的农民以种经济作物为主、种粮为辅。经济作物为主地区的粮食依赖种粮地区,而手工业产地所需的原料又仰给于经济作物种植区,粮食、经济作物、手工业品互为商品,促进各地商品市场的形成。

明后期,全国出现30多个较大的城市,大部分在江南、东南沿海和京杭大运河沿线;相继出现徽商、晋商、江右商、闽商、粤商、吴越商、关陕商(其中徽商首屈一指,人多且资本雄厚,成化年间明政府改变盐法,徽商由以往经销“文房四宝”、漆、木、茶叶转向以盐为中心兼营各种商业),他们在各地设会馆、建商帮,为采购原料、商品,甚至深入穷乡僻壤,出现“商人贸于四方”“贾人转鬻江南”的情景。

在手工业、商品发展的背景下,经济较繁荣的苏南、浙东等地逐渐兴起集镇。具有天然地理条件的河沥溪也逐渐形成集市(明嘉靖廿八年《宁国县志》记载宁国有河沥溪、港口、石口、东岸、胡乐等5市),迎来了第一次繁华期。这时,列肆经营手工业、商业者以土著人为主,间有徽商。商人们驶船溯至县内山区集镇,收购各色山货(竹木柴炭、桐油茶叶、生漆、菜籽、表芯纸、板栗、山核桃、香榧白果、香菇、青笋、蜜枣、棕毛、箬叶、药材等),也从芜湖、金陵等地贩来粮食及丝绸、布匹等工业品。宁国山民也乘丰水期,扎成竹(木)排顺流而放,售与河沥、宣城、芜湖等地富贾。河沥溪商人中也有置船运客,将南来北往的商旅送至各津渡。河沥溪亦有手工作坊,出现铁匠、箍桶匠、木匠、篾匠、弹花匠、扎纸匠、画师、雕刻师等一批手工艺人。

及至明末天启、崇祯年间(—),各地爆发农民起义,清军入关取代朱明王朝,社会动荡影响商贸,河沥溪街市的繁荣也告一段落。

明末清初近50年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河南、山东、四川等地人丁稀少、满目榛荒,江南地区“人民多遭惨杀,田土尽成丘墟”。城市和集镇的商业受到严重摧残,影响着清政府的税收。

康熙八年()起,清廷采取一些恢复、发展生产的措施,如停止圈地、实行“更名田”、奖励垦荒、整顿赋税制度、摊丁入亩、废除匹籍等,使经济缓慢复苏。经过较长时间的恢复生产,种植面积扩大,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水平较明代提高,社会经济逐步景气,人口增多(如宁国县人口于年达人,为解放以前最高峰)。在江南地区农村市场活跃的格局中,河沥溪出现了第二次繁华期。这期间店铺、商业门类增多,已形成正街、小溪口街;商业资本也较雄厚,有的商人不仅设肆,还在乡间集市委托牙行收购农副产品;受河沥溪商业中心的辐射,周边陆运较繁忙:远道以骡驴驮载为主,近道则靠手推独轮车和肩挑;客运有轿。在此经商者,除土著人、徽商外,亦有泾县籍、江西籍、浙西籍的客商。安徽省(年设)内外的客商常来河沥溪采购物资,见河沥溪市容之盛、人口之多,远甚于宁国县城(县城仅有一条西津街市),便形成“小小宁国县,大大河沥溪”的定评。

清咸丰六年()至同治三年(),太平军与清军在宁国县展开拉锯战20余次;—年间连年灾荒;同治元年()五月起,宁国县爆发瘟疫,死亡枕藉,人口锐减(如年土著人人,是原来人口的1/30)。这种情势下,河沥溪的繁华早已荡然无存。

在太平军与清军相互争战中,江南地区各县均出现人口剧减(或亡于战争,或死于瘟疫,或逃荒于外)、熟地搁荒的情况。同治四年(年),清政府诏令从人口密集的湖北、湖南、河南等省移民江南地区。清廷诏令下达的前一年,已有徽州、福建的少数客民迁入宁国县;同治五年(年)至民国初期,湖北、河南、安庆、浙南、江西、巢湖等地民众相继携带家眷,来宁国县垦荒种地,人口才渐多且客民数倍于土著人口(如年客民人,而土著人仅人)。民国时期虽有内乱、灾荒发生,但人口繁衍仍达到一定程度(年宁国县人口近16万)。经过几代人的劳作积累,河沥溪的商业恢复到咸丰兵乱前的水平,特别是抗战时期宁国县处于国统区的前方、沦陷区的后方,驻军在此集结、换防,沦陷区若干省县机关迁入,内迁难民增多,因战乱失业的市民以经商谋生,商店增多,促成了第三次繁华期。

除原有的正街、小溪口街外,民国初期形成湖北街(多有“湖北帮”在此设肆、居住)和河沿街(半边街),年芜屯公路建成后增辟了东马路和西马路。大小店铺多家,或独资或合股,经商者多为徽商(以绩溪人居多)、泾县人、旌德人。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所需的商业店铺和手工作坊一应俱全。因人流量大,旅社、菜馆、浴池、药店、理发店数量都比战前增加。

在街市,客运除坐轿外,出现黄包车、滑竿、担架等交通工具,远道客运以汽车取代轿、马。少数商人、农村居民仍从陆路运货,但翻山越岭、道路崎岖而辛苦;年为阻击日军进攻,将芜屯公路、京赣铁路毁坏,陆路货运运价高、运量小,故货运仍以水路为主。河沥溪每日有小帆船、翘船、乌浆船、蟒船(载重近10吨)、红浆船(吃水浅、航速快)等客艇、货船穿行河面,停泊时首尾相接达一里,皆属“水华”“利宁”两个快船公司管辖。

小溪口街客栈、饭店20多家,丰水期宁国山区放排工在此食宿,一人一篙竖靠在客栈屋檐,每有百条以上;竹排停在河面,行人可踏之过河。年3月,河沥溪商人曾集资在河沿街创办耀明电灯公司(次年冬停办)。河沿街尚有上、下水碓为居民砻米。西马路街后有石场(凿碑钻磨处所)。入夜,正街、小溪口街灯火辉煌,汽油灯把各大店、酒馆的厅堂照得通亮,夜深尚有挑担人的摇铃声。

清道光年间已设河沥溪镇,年改设同善镇,年称东津镇,年复称河沥溪镇。民国时期,河沥溪因称“徽屯门户”“小上海”而享誉苏浙皖赣4省。

年以后,由于流动人口减少,更由于数十年间山区垦荒砍伐,致水流量减小、河床升高,公路、铁路运输取代水运,以及县城建设的重心置于巫山岭以西的广袤地区等因素,宁国市的商业中心也由河沥溪转移到西津。

二、名镇烽烟

虽然历史的烟云早已飘散,然而近代以来发生在河沥溪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使河沥溪成为要塞名区:

1、反教会斗争。解放前河沥溪天主教堂置买土地亩(其中亩出租,年收租谷担),置市房18座39间,均对外出租。所收教徒多半为地痞流氓,凭籍教会势力欺压人民,激起人民的反抗。光绪二年(),郎溪县发生以刘秀山为首的民众焚毁教堂、杀死教民案,宣城、宁国、广德响应,先后发生民众焚毁教堂、教士住宅、教会学校案。年9月,西班牙神甫在河沥溪西马路创办洁心小学,对中国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年6月实行天主教革新运动,年8月27日我国政府将抵制教育、破坏“土改”、殴打儿童的西班牙神甫骆秉文驱逐出境,洁心小学更名为“反帝小学”(今东津小学的前身)。

2、田化龙兵败巫山岭。光绪廿七年(年)3月22日,皖浙边界哥老会首领田化龙率会员、农民七八百人,在七都汪村(今属梅林镇)誓师起义。24日屯兵河沥溪、巫山岭一带,直逼县城。安徽巡抚王之春派清兵会同府县兵勇合力围攻,27日因寡不敌众,义军失败,田化龙于狮桥山区被捕,被残杀于南门山岗。

3、声讨“五卅”惨案。年上海发生日军枪杀工人顾正红的“五卅惨案”。6月中旬,以宁国县政界一些开明人士为首成立“沪案后援会”,在城里夫子庙和河沥溪太子庙有多人集会,会后游行,高呼“收回租界”“废除不平等条约”等口号,声讨日军惨杀中国同胞的暴行,各界捐款汇往上海支持罢工斗争,城乡各地抵制日货。

4、北伐军过境。年2月,被国民革命军打垮的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部第五、七、十五师3万余人,分批由浙江入歙县、经绩溪,向宁国溃退,所到之处烧杀淫掳、强抓民夫、强征军粮。3月5日,追赶军阀的国民革命军北伐先遣队第二军第六师在师长戴岳、政治部主任肖劲光率领下,进驻宁国县、河沥溪、港口、胡乐、狮桥等地。县城及河沥溪群众自动端茶送水、夹道欢迎,原驻宁国的军阀旅长宋福田、宁国县知事赵熙民闻风逃遁。北伐军在较大集镇召开群众大会,提出“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的口号。继续北伐后,派第十八团中共党代表陈毅(湖南人)出任宁国县县长。陈毅在宁国任职的两月间,革除陋习,实行新政。

5、日机轰炸。自年7月16日侵华日机首次轰炸宁国县城后,河沥溪多次遭受日机轰炸,城区及河沥溪半数以上房舍成废墟,河沥溪西郊的火车站也被炸毁,死伤数百人(内逃难民很多被炸死),仅年3月22日就有市民39人被炸死。河沥溪市民在自家庭院挖“防空洞”,老虎山上设防空哨,每有空袭,即敲大仙庵的钟,市民闻警入洞,后来改为白天闭市下乡,傍晚回店营业。

6、战时避难所。年11月30日至12月6日,侵华日军相继攻陷广德、郎溪、宣城,国民党28军52师与日军对峙宣城水东鸡头岭一带。宁国县处于皖南抗战前线,国民党驻军云集,调动频繁,先后有20多个师约30万人驻扎宁国县境(官兵散居鸡山、万福、畈村、罗溪等地民房),周边沦陷区23个流亡县政府,安徽省地方银行、海关、税务局、苏南行署某督察专区等单位,都在抗战初暂住河沥溪及近郊办公。芜屯公路、京赣铁路遭破坏后,各种军用物资的运输、后方勤务的保障、伤病员的转运等均靠人力运输,为此成立宁国县军运代办所,并在公路沿线设常夫站数处,又有担架队,递步哨遍及全县。沦陷区的难民背井离乡逃到河沥溪谋生,年3月宁国县成立非常时期救济委员会,办理沦陷区的难民入境、过境及伤病员的救济等工作。—年,为避日机轰炸,宁国县政府机关先后移居西津奉圣寺、鸡山村五魁岗、万福村、虹龙奥川办公。此时,撤除旧城墙,修筑防御工事和碉堡,征集大批青壮年补充前方兵损,消耗劳力无算,因而土地荒芜。

三、社会风情

清末,河沥溪已有寺观7座:太子庙(在上街头)、祖师庙(又称准提庵,在老虎山下)、将军庙(在青山)、武圣庙(在河沿街中端)、祠山殿(今马场附近)、火神庙(在坞村)、祠山庙(河沥桥西端北堍)。上世纪30年代,部分激进青年破除鬼神迷信,将各庙神像(如祖师菩萨、千手观音等)毁弃,庙宇移作他用。民国二十三年(),由商界集资在老虎山建大仙庙,供奉香火15年。

清同治八年(),法国传教士在西马路建天主总堂,在县内四乡设分堂(又称公所),广置田地以收取租谷。光绪二十九年(),英国传教士在小溪口街建福音堂,民国初年迁至新设的“基督教布道所”,年法籍神甫在河沥溪建规模较大的天主教堂“圣若瑟堂”。在湖北街东端建有万慈会,常举行扶乩活动。

抗战前,河沥溪仅有县立完全小学一所(先后在太子庙、祖师庙办学),因陋就简,6个教学班学生余人,年春改名“中正小学”,解放后改称“河沥三小”。在西马路,天主堂、修女院分别办男童、女童识字班,后并为“洁心小学”,招收教友子女,学生人左右,年春开学,除一般教科书外,必修宗教仪式上常用的经文。年春私立“万慈小学”建于湖北街,年初并入河沥小学。年在火神庙附近建坞村、巫岭保联立小学,复式教学,设4个年级学生七八十名。

抗战前,浙江剧团在人民剧场演越剧,其他外地剧团常在泾县会馆、旌阳会馆演出京剧、徽剧,当地人演皖南花鼓戏和皮影戏;南京、芜湖人来河沥溪摆弄西洋景,跑码头的说唱艺人来此唱大鼓书或说评词,外地马戏团在天主堂后草坪上以布围城,演杂技、魔术;街头常有捏泥人、摆书摊、玩猴把戏、扁担戏者。正月十五、二月初二,玩龙灯狮子,另配跑马灯、挑花篮、采菱船、麒麟送子、大头娃、蚌壳精、五色彩云等集体表演节目,散灯各放异彩。龙狮队挨家献舞、接受户主焚香礼拜,配套灯则尾随其后。逐户敬香毕,在广场集中汇演,锣鼓喧天,人声鼎沸。家家门前挂彩灯,街巷布满人群。正月间常有“跑五猖”活动。端午节举行龙舟竞渡,两条龙船上各坐划桨勇士多人,擂鼓猛进、鸣锣“收兵”,观者如潮。七月半,各家用纸折荷花灯(盛油燃捻),入夜放漂河面,顺流而下,灯火闪烁如繁星在水。

年抗战转入相持阶段,人们也积累了防空经验,文化活动逐渐恢复,当年举行一次庙会,“闻太师”在锣鼓声中、众人扶持下挨家“驱妖逐怪”“降福人间”。驻军政工人员组建的“民众抗日宣传队”,多次组织青少年唱抗日歌曲;驻军剧团曾在太子庙后场、天主堂大院搭台公演抗日名剧;陆军师排练了大型歌舞,高跷队上街表演各种传奇故事,观者空巷。40年代初,商界部分青年自发组成“业余俱乐部”,聘师教练京剧、请伴奏琴师,有票友数十人,每夜在小溪口吴家花园(后改在泾县会馆)排练折子戏,也应邀到县内外集镇演出。

清末以前,河沥溪除职业医生出诊外,还有药店雇请的医生坐诊。二十医院、药房,如杨佚的“医院”(在西马路)、程鸣九的“医院”(在湖北街)、李振群的“医院”(在东马路),年杨培婴在正街创办全县唯一的妇产科诊所,并在下街创办平民药房;吴宗汉的“新华药房”(在西马路),李维山的疔疮膏药店。—年先后办有4个牙科诊所。医院、药房在解放后多数停办,代之以县卫生院。

旧时河沥溪有东津坊(明正德年间知县王时正立)、东津渡亭(嘉靖年间知县范镐建)、谷雨祭坛(年立)。现存河沥溪桥始建于明代。宁国县安乐乡人胡源庆、胡双庆、胡新庆创建,此后因水毁或年久受损而多次重建、整修:嘉靖元年()胡氏后裔胡珂捐银二千两,建“永福桥”(9孔,上部石拱、下有块石墩台),十年胡珂捐银五千两再建。廿七年()客户汪缘、吕永昌、朱明、鲍岩等捐资建桥亭3楹,范镐置扁曰“画桥流水”,称之“高阜若垂虹,实一邑之伟观”。万历三十六年()知县陈伯龙募捐重建,并建桥坊,改称“东津桥”。顺治二至四年知县杨名远重修桥亭。康熙四十三年()夏季洪水使桥西端断裂、一墩毁坏,后裔胡其凤率族人修复并立碑文。康熙四十八年、乾隆五年()、乾隆五十五年重建(大修);光绪二十四年()重建为石拱桥,仍为9孔,长.5米、宽5米、高11米,桥面和栏杆用麻石条铺成,栏杆上有6对石狮,中间有一对石象和斩龙剑。民国廿四年()芜屯公路通车后用作公路桥,更名为河沥溪桥。抗战期间日机多次轰炸,该桥安然无恙。—年间对该桥维修加固,年在原5米宽桥面的两侧各加1米人行道,西端建桥头堡,立14根路灯柱。因车流量大(日行车0余车次),年省公路管理局建成复桥(五孔石拱,长米、宽7米、高11米)。

四、村墟新容

年,县政府撇开芜屯公路河沥粮站至河沥溪桥一段窄道弯路,另筑河沥溪桥直通官山的水泥路,消除多年来经常堵车的现象;年县集资建房合作社将河沥桥西端道路拉直拓宽,在路旁建商品房;年1月—年3月建成河沥溪复桥(长米,车道宽7米、两侧人行道各1.5米)。—年,津大、宁鑫、中设集团、三鼎、华鑫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相继在河沥溪实施旧城改造与开发,建成津三角大市场、宁鑫商贸城及一批居民区;市政府逐步改善河沥溪客运、路桥、路灯、供水、排污等基础设施,由此改观河沥溪的街市面貌。

年5月起,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河沥溪街市周边各村也逐步变化并呈现欣欣向荣的情景:

畈村、平兴、河沥、长虹村的不少村民经商办企业,畜禽养殖及加工、毛元竹生产及加工、花卉苗木和蔬菜种植4大支柱产业迅猛发展,其中长虹村传福蔬菜专业合作社于年建起亩有机蔬菜基地,年起蔬菜直供上海“乐购”超市。

各村实施道路硬化(水泥路连接村组农户)、亮化(安装路灯)、农户门前绿化工程,改水改厕,修建沼气池、垃圾池,开展环境卫生整治,配备保洁员,建立卫生保洁和绿化管护的长效机制。

年以来,修建坞村滨河长廊、刘村河堤、老虎山森林公园。桥东、桥西社区建起文化广场和“农家书屋”;坞村在全省农村率先启用太阳能微动力污水处理系统,使污水处理达到低碳环保标准;嵩合社区建成农民体育馆;平兴村建成村办公大楼、农民休闲广场、儿童娱乐场、农民戏台、篮球场。

年启动河沥工业园区建设以来,建成农民工产业园;园区内又形成电子信息产业园、先进制造业园区、医疗器械产业园、现代农产品加工园区。

桥东、桥西社区内临街店铺鳞次栉比,正街、小溪口街依然古色古香。街心青石路、河边古渡口、河沥溪桥及环镇诸山印证着代代相传的故事,滔滔不绝的东津河水述说着古镇往昔的繁荣与今日的新生。

(作者单位:宁国市委党史研究室)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26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