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这五年宣城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

2023/1/26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中安在线」

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叶竞文摄

金秋的皖东南,总是格外秀美。

国庆前夕,一场主题为“文房四宝·红韵宣城”的文旅盛宴,华彩开幕。

“长三角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展”“中国文房四宝精品展”“皖江八市群艺大赛”……精彩纷呈的第十届文房四宝文化旅游节,让宣城尽情展示了“中国文房四宝之城”的魅力与活力。

在加快建设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的新征程上,“打造新高地、争当排头兵”的主旋律昂扬,建设“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的步履铿锵。

航拍宣城戴巍摄

郎溪县妙泉村戴巍摄

产业转型,宣城创新增绿

8月24日,安徽省林业碳汇交易第一单落地宣城——司尔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旌德县庙首林场签约,以14.57万元购买吨二氧化碳排放权。

地方政府“牵线”搭台,促进企业“碳排放”与林业碳汇“联姻”。这是宣城作为“中国林长制改革策源地”、安徽省唯一一个林业改革发展综合试点市,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创新实践。

五年来,宣城市把“双招双引”作为全市经济工作的“第一战场”,坚持工业强市不动摇,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发展,努力打响“绿色智造”品牌。

数字为证,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地区生产总值连续跨过7个百亿元台阶,经济总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突破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6万元。工业总产值、民营经济增加值分别突破亿元和亿元。

-年,省亿元以上重点项目投资完成率、开工率、竣工率年年居全省前列。

细看产业,结构更优升级换代。

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51.8%、56.9%。创成省级创新型城市,创新综合能力居全省第3位,创新竞争力进入全国地级市百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五年来,宣城以年均2.47%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工业经济年均9.1%的增长,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5年累计下降24.9%。

年,单位GDP能耗较年下降19.35%,超额完成“十三五”下降16%的节能目标任务。

全市已建立国家、省、市绿色工厂培育梯队,构建“四位一体”绿色制造体系,共争创国家级绿色园区2个,居全省第1位;国家级绿色工厂10家,居全省第3位;省级绿色工厂27家,居全省第2位。

宣城市委书记孔晓宏这样谈及绿色转型:“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以绿色行动计划为主抓手,以改革创新为主动力,坚定不移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让好山好水成为宣城发展的硬核实力。”

下一步的目标是,全力打造在长三角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宣城样板”。

宣城中央生态绿地戴巍摄

皖南川藏线戴巍摄

融长发展,宣城“破圈升级”

9月27日,长三角文旅一体化合作联盟成立;与此同时,沪苏浙皖四省联合举办了非遗特展……

宣城市与长三角从过去的“地缘相近”,到今天的“亲上加亲”,东向的步伐更快,融入的程度更深,合作的范围更广。

先看一组大数据:

全市80%以上的省外投资项目来自沪苏浙区域,今年前七个月,新建亿元以上省外投资项目个,居全省第1位,其中长三角投资项目数占比达86.5%。

再看“一地六县”合作区:

这个备受瞩目的“一号工程”,承载着省委省政府的厚望,肩负着全市上下的期待。

一年不到的时间,宣城与无锡、常州、湖州及上海光明集团,在交通运输、生态环保、市场监管、数字长三角等18个方面建立了一系列专项合作机制,签订了37个合作协议。

“一地六县”宣城区域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个,总投资.2亿元。

还有来自园区的好消息:

被誉为“传统产业转型的典范、浙皖区域合作的样板”的宣城·新塘羽绒产业园,已入驻来自浙江萧山的羽绒及相关企业24家,设计年产羽绒毛15万吨、羽绒制品万套,被省政府授予首批“省际产业合作园区”称号。

五年来,宣城市成为长三角中心区城市、“两圈一廊”成员、全省唯一“五个战略区块链接”全覆盖市。

一幅幅蓝图绘就——

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上,宣城市签署《共建环太湖科技创新圈战略合作框架协议》;《长三角(安徽)生态绿色康养基地规划建设方案》编制完成;

一份份计划推进——

《高质量推进苏皖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年)》出炉,先行一步的苏皖合作示范区,已获国家发改委同意成立,省编办批复设立苏皖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郎溪、广德、溧阳三县市政府签订深化苏皖合作示范区共建协议;高淳区-宣州区跨界一体化发展框架合作协议签定。

一个个平台搭建——

宛陵科创城列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协同创新平台,宣城(上海)科创中心加快建设……

一项项举措落实——

宣城与上海互发全国首张异地办理营业执照;宣城在长三角地区实现电子驾驶证、行驶证互认;宣城联合南通市、嘉兴市、湖州市、芜湖市实施公共资源交易一体化高质量发展CA互认……

眼下,“学两湖、提标杆,强信心、促跨越”活动已破题开篇,宣城市市长何淳宽表示:“长三角区域各城市都在铆足了劲你追我赶,我们要拉升标杆,不能小富即安、小进则满。”

芜湖宣州机场戴巍摄

宣城高铁站戴巍摄

共建共享,有一种幸福叫我在宣城

这五年,宣城更绿了——

创成“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色发展优秀城市”;

这五年,宣城更美了——

上榜“中国美丽山水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国家节水型城市”……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五年完成中心城市建设投资亿元,建成区面积由50平方公里扩大到65平方公里;约45万平方米的医疗、教育等民生设施投入使用;“一山一湖三河十园”,山水园林城市格局凸显;“三环十二射”,城市路网畅达。

一城山水半城诗,满城文化皆是景。

宣城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两连冠。全国文明城市数量和占比均居全省第一。

从“宣城好人”到“好人宣城”,文明新风拂全城,历年来选树宣城好人人,当选中国好人72人、安徽好人人。

这是稳稳的获得感。

全面小康征途上,确保“一个都不能少”。脱贫攻坚战,全市尽锐出战、决战决胜,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百强榜。

全市个机关事业单位结对帮扶村级扶贫工作,1.4万名帮扶干部全覆盖定期走访贫困户。名驻村干部扎根基层一线,用汗水与心血铺就百姓致富路;个扶贫工作队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用拼搏与奋斗书写可歌可泣的扶贫战记。

这是浓浓的安全感。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宣城市坚持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第一时间启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持续加大“防、控、治”力度,取得累计确诊病例全省最少、人口感染率全省最低的阶段性重要成果。

安全生产连续9年、信访工作连续14年获全省先进,群众安全感和对政法机关满意度连续11年保持全省前列。

这是洋溢在每一个宣城人脸上的幸福感。

看民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居全省第4位,城镇新增就业24.5万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实现全覆盖。

看出行,商合杭高铁、杭黄高铁、皖赣扩能芜宣段建成运营;宣州综合码头、郎溪定埠港开港;芜宣机场振翅起飞,纳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规划,倾力打造面向长三角乃至全球的航空货运物流中心。

看乡村,国家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市试点全面完成,农村“三变”改革全面实施,集体经济空壳村、薄弱村全面消徐,经济强村占比17.2%,建设各级美丽乡村中心村个。

宣城现代功能农业科创园顾维林摄

“中国文房诗意宣城”——点亮上海“外滩之窗”余庆摄

五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宣城写就了“两个更大”高分答卷,正在铺展长三角中心区现代化城市建设崭新画卷。

刚刚召开的宣城市第五次党代会,描摹了未来新蓝图——

聚力打造现代产业、改革开放、城乡融合、生态文明、民生幸福新高地,奋力争当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安徽排头兵,谱写经济强、百姓富、生态美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宣城建设新篇章!

(《宣城日报》记者李菡)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by/317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