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姚村镇美丽乡村,留住乡愁之美

2022/8/26 来源:不详

老树、古桥、旧宅……是记忆,是乡愁,是不可以复制的“美好”。近年来,郎溪县姚村镇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规避大拆大建,因村施策保护好生态资源和古迹遗存,譬如在年至年实施的省级美丽乡村——姚村社区陈梅村中心村建设中,因地制宜修复好一座微型古代砖拱桥,最大程度保留原风貌,就是精彩一例。

7月25日上午,姚村镇姚村社区陈梅村中心村建设点,村头古桥正在实施修复。

修复现场,数名工人在技术人员指挥下,利用毛竹筒垫底作滑轴,借助撬动力推移,将一根长3米余的“压桥石”稳妥精准地安置在古桥的桥沿上,顺利完成了修复。

古桥的两边桥沿上,原来有两根“压桥石”(即桥沿护栏石),它们的作用除了对称美观,还有重力下压让拱券发挥张力以增强古桥的稳定性和牢固度,另外,还可以充当凳子供人休闲纳凉。

后来,其中一根“压桥石”断裂损坏了。

经社区干部及理事会建议,修复古桥纳入陈梅村中心村建设内容。到哪里求得相匹配的“压桥石”呢?

今年7月中旬,终于有了线索:姚村社区屋基村组的村民万自华老宅门口,有一根长条石,古代工匠雕凿,原生态,其形状、规格与“压桥石”相仿。获得消息,姚村社区干部罗再胜马上赶到现场,用皮尺测量条石的长度、宽度和高度,竟然高度匹配,完全可用。

罗再胜当即掏出手机拨打了万自华的电话,说明需要征用这根长条石的来由。

让罗再胜高兴的是,万自华一口同意捐献条石,非常愉快地说:“好说好说,修古桥,做好事吗,我同意,你们随时来弄!需要帮忙的话,你们吱一声。”

万自华,年出生,姚村社区屋基村民组人,现居住姚村集镇,个体户。他忠厚诚信,热心公益,口碑很好。这次捐献长条石修复古桥,万自华受到当地百姓的点赞。

陈梅村是个古村落,一条小河,蜿蜒“圈”村而过,恰似古装戏里“大人物”腰间系着的一条玉带,名“玉带河”。玉带河流经村口,河上建有一座微型砖拱桥,村民叫它“玉带桥”。住在桥边的76岁村民庞祝山说:“‘玉带桥’就像‘玉带’上的一个纽扣,也是一把锁,在村口把好风水锁定,留住吉祥美好。这桥的历史有好几百年了。”这座建筑年代待考证的微型砖拱桥,桥体两侧——突兀横生几棵大树,叹为奇观!此桥于年10月被纳入郎溪县第二批历史古建筑名单。(王祖清)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1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