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农民暴动与姚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2022/9/24 来源:不详北京重点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吴敏梅府军
第期
近日,姚村乡启动了位于夏桥路途村的苏维埃旧址修复工程。苏维埃旧址为“三间两廊”格局的古民居,建于民国初年,距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上级文物及旅游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苏维埃旧址修缮工程纳入革命文物保护项目,总投资43万元,于年4月下旬正式动工。通过及时修缮、合理利用该建筑,让红色景点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该建筑兼具了历史价值和社会价值,年郎溪县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在此建立,更是苏区广郎宣红色政权的核心领导机构,因其在近现代历史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年被列为郎溪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晋级为市级文保单位。今就该旧址修缮正式对游客开放之际,笔者梳理了那段光辉的革命斗争岁月,以让后人更清晰地了解历史,致敬先烈!
一、郎溪农民暴动
年党的八七会议确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此后,安徽全省各地的农民武装暴动此起彼伏,极大地动摇了国民党在安徽的统治基础。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委致信郎溪特支,明确指示:“……实行土地革命,扩大并坚固群众的组织,一直走到工农联合的武装暴动,推翻豪绅资产阶级统治,建立苏维埃政权。”根据省临委指示,郎溪特支领导了轰轰烈烈的郎溪农民武装暴动。
1、郎溪农民自卫团的成立
年4月初,中共宜兴县委书记宗益寿到郎溪,在“建平公学”内,召开党团员联席会议,传达了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提出“以武装暴动反抗国民党的统治”。在全面分析斗争形势的基础上,确定了武装斗争的方针,并派员去做陈文的工作。
当时,郎溪毕桥一带活动着一支“农民自卫团”,这支由陈文领导的武装,成份比较复杂。经过去陈部工作人员的努力,深明大义的陈文表示愿意在党的领导下参加暴动。很快,特支对陈部进行整编,从中挑选一批士兵与农民协会武装合并,组成“郎溪农民自卫团”,陈文任团长,夏雨初任党代表,在南漪湖畔秘密集训,待命行动。
①夏雨初②陈文2、武装暴动经过
为了做好暴动的准备工作,特支多次召开会议,分析县城内敌人布防情况,反复研究攻城的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夏雨初、陈文、葛琴(团县委书记)3人组成的“暴动指挥部”,夏雨初任总指挥,并组成以程金鹿为首的工人突击队和以史济殷、范迪斋为首的学生宣传队,同时派人和陈文约定了攻城时间。
5月9日凌晨,农民自卫团从毕桥镇西六亩田出发,经飞里、十里岗秘密向县城方向疾进,拂晓前抵达县城小西门。攻城战斗打响后,自卫团和工人突击队里应外合,很快攻下了小西门。暴动队伍进城后,沿县开巷直扑警察局和县自卫团驻地,迅速解除其武装,又占领了国民党县政府前的钟鼓楼,县长粟伯龙和自卫团长刘润泉仓皇出逃,县教育局长周孝安被捉。
翌日,郎溪特支将“暴动指挥部”易名为“工农委员会”,并颁发了“告全县人民书”,提出“不交租,不还债,不纳一切捐税”“铲除贪官污吏,实行土地革命”的政治主张。为了庆祝胜利,工农委员会在钟鼓楼广场召开余人的庆祝大会,将民愤极大的劣绅周孝安、卢小泉公审枪决,以平民愤。
为使城内群众渡过春荒,工农委员会打开县政府的“积谷仓”,把多担大米赈济给贫苦农民。同时,砸开县看守所监狱,释放了“四一二政变”中蒙冤入狱的多名政治犯,县农会还为农民自卫团筹集了两万现洋的军饷。农民自卫团进城后,城内商店照常营业,秩序井然,城乡群众扬眉吐气,奔走相告。
3、暴动的失败及其经验教训
农民自卫团攻城七天后,国民党军开始以重兵围攻郎溪县城,面对优势之敌,激战两天后,城内农民自卫团损伤惨重。5月19日,农民自卫团弃城突围,撤至姚村鸦山和水东山区坚持斗争。自此,姚村山区作为根据地建立的理想场所,走上了历史舞台。
国民党当局为了斩草除根,又派重兵进行残酷“清剿”,余部几乎损失殆尽,夏雨初、陈文被迫出走,暴动最终失败。
郎溪暴动的失败,就其根源而言是“左”倾盲动主义的结果。但在反动集团内部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年5月南京的《新闻报》连续数天报道了这次暴动。这次暴动就其意义和影响来说远远超过了一个县的范围,它使数千年来慑于封建统治的人民看到了自己的力量,为后来更大规模的广德农民暴动积累了经验。
二、姚村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年的中国,正是革命与反革命进行殊死较量的时刻。在这种形势下,当年3月,在中共广德县委领导下,广德地区爆发了一起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武装暴动。当时红色区域扩大到了郎溪、宣城、宁国、孝丰的边缘,红色区域面积达到多平方公里,人口5万多人。
中央对皖南红军独立团的斗争非常重视和关怀。为加强对广德工作的领导,决定广德工作直接归中央领导。为此,中央和江南省委曾派一批同志来广德工作,其中邱宏毅、李帮兴在独立团任职,陈琳属唯一的中央巡视员,于年夏进入广郎红色区域,并直接参与领导了该区域的武装起义。
在广德暴动和广德皖南红军独立团斗争声势日益高涨的影响下,年夏,郎溪姚村地区的造纸工人和贫苦农民也积极行动起来。鸦山、茶冲、永丰殿、邵家冲、九村、夏桥、姚家塔一带,首先响应。8月15日,邵家冲造纸工人陈建富等,前往广德与红军团团长王金林、政委邱宏毅(郎溪人)联系,接受独立团的指示,随即在鸦山、永丰组建了一支拥有人的农民赤卫队,后农民赤卫队改编为姚村农民赤卫团,团长陈建富,政委李同洲。
8月16日,姚村区苏维埃政府在夏桥路途村成立,公开地树立起“抗租、抗丁、抗税”的旗帜。陈建富任主席,阮大佑、曹柏相任副主席,李同洲任党代表;李同洲、阮大佑均祖藉湖北,二十年代法国留学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
当年8月4日,王金林来到鸦山,召开全体赤卫队员大会,会上,他号召造纸工人和贫苦农民行动起来,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10月6日,在王金林的具体部署下,陈建富率领赤卫队攻打国民党姚村乡公所,当场击毙乡长姚木奎,缴获步枪2支,土枪20支。赤卫队首战告捷,民心大振,革命武装力量迅速发展,赤卫队员猛增至近千人。姚村地区的“三抗”斗争轰轰烈烈,地主豪绅们惊恐万状。
王金林像(左四)在革命形势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各村普遍建立了农会,高潮时农会会员发展到余人。在苏维埃政府领导下,永丰、夏桥一带的农会先后组织镇压了罪大恶极的冯董事、贾董事及曹沛祥、王世恩、李大士等劣绅。农会组织在铲除封建剥削,打击土豪劣绅,解放女性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当时的姚村地区形成了一派蓬蓬勃勃的苏区景象,与广德西南乡的红色区域连成一片,成为广郎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年10月,由陈琳、王金林发起,在姚村鸦山召开了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代表大会,成立了广郎宣苏维埃准备委员会。在郎溪鸦山岭上的破庙里,召开了宣郎广三县代表参加的苏维埃代表大会。参会人员人左右,有农民代表40多人参加,军队代表20多人。陈琳、王金林、邱宏毅(团政委)、李帮兴(团参谋长)当选为委员,陈琳为书记。大会还选举了出席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代表。会议决定实行土地革命,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会后,曾把一些地主的土地分配给没有土地的雇农。
由于当时处于战争环境,土地改革没有全面实行。姚村农民赤卫团成立后,曾经历两次反“清剿”的艰苦斗争。年底,广郎宣苏维埃书记陈琳病重,王金林建议他到上海医治,同时将郎广的革命形势和目前的处境尽快向中央报告。于是派秘书王贞护送至上海。年1月,病愈后的陈琳因参入上海英商公共汽车公司大罢工,而没有继续领导广郎宣的苏维埃工作。(陈琳,四川宜宾人,建国后曾任中央民族学院院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顾问。)
年8月以后,广德地方反动武装积极配合国民党三四一团,反复对红军独立团进行“围剿”,红军独立团陷入困境。独立团主要在广德西南乡一带支持活动。这时,姚村地区以民团总团长杜维彬为首的反动势力,配合国民党郎溪县党部向姚村红色区域疯狂反扑,屠杀革命群众。
由于斗争环境不断的恶化,加之内部叛徒的告密,同年8月底,陈建富、李同州、阮大佑、阮开全、费新海、吴清福等姚村农民自卫团主要负责人,先后遭敌逮捕,壮烈牺牲。此后,张官成、熊恩才等苏维埃政府负责人,也相继被捕牺牲。同年11月22日,红军独立团团长王金林,也因其警卫员龙明忠的告密,被敌逮捕,英勇牺牲,年仅28岁。
历时近一年的姚村农民暴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却沉重地打击了郎溪地区的反动势力,动摇了国民党在农村的反动统治,教育和鼓舞了广大农民。它的革命斗争业绩将永存于姚村和郎广宣人民心中!
(作者吴敏系郎溪县商务局副局长,梅府军系郎溪县作家协会副主席,现供职于姚村乡综合文化服务中心)
制作:童达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