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郎溪扎实推进户厕改造助推人居环境整治

2023/4/5 来源:不详

北京湿疹医院哪里好 http://m.39.net/baidianfeng/a_8814675.html

本文转自:人民网-安徽频道

小厕所,大民生。农村户厕改造并非一时之功,而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场硬仗,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新农村的重要一环,有助于提升农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今年以来,宣城市郎溪县认真按照省、市部署,积极谋划、科学部署,高质量推进年度农村改厕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夯实四项基础做好前期准备

广泛宣传,充分发动。通过印发《改厕明白纸》、在电视台开设“改厕专栏”、发布网络信息、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辆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改厕政策和卫生常识,让群众明白政策、知道好处、积极参与。群众不仅自建厕屋,而且踊跃筹资,积极参与改厕管理和验收工作。

深入调研,选准模式。改厕前积极召开会议,要求各镇(街道)组织人员对辖区内农户总数、已改厕户数、待改厕户数、原厕所状况、拟改厕模式、农户住居分布等情况进行摸底,并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了改厕农户数据库,以行政村为单位绘制农户居住分布图。综合考虑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任务、建设管理能力、农户财力、生活习惯等因素,细化方案,列出台账,科学选择砖砌式、三格式改厕模式,做到因地改厕、因户改厕。

建立平台,网上监管。建立《郎溪县户厕改造系统》,以行政村为单位,录入每个改厕户的户名、编号、身份证号、住址、改厕模式、联系电话、改厕关键环节必传的影像资料、施工负责人、监督人、验收人等关键信息,建立网络监督管理体系,实时进行网上监管。

加强培训,普及技术。印发《郎溪县户厕改造施工及使用管理规范》《改厕易出错环节的技术要点》等技术资料,多次组织县、乡、村分级培训、观摩及现场施工教学活动,成立技术服务组经常深入一线指导,普及改厕施工技术,使乡村管理人员、施工人员都能做到懂技术、会操作。

严把三个关口确保全程监管

严把厕具质量关。高标准严要求完成招标工作,选择优质厕具企业。同时明确厕具技术参数,规范厕具采购合同文本。建立“厕具查验台账”,制定厕具抽查检测的程序和方法。对检测不合格的厕具严禁使用,确保了厕具采购程序规范、质量安全。

严把施工管理关。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全面落实工程质量和安全责任制。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规范实施,实行关口前移,各村对厕屋的选址进行把关,县农业农村局聘请第三方监理公司,对施工过程实行现场和线上质量把控相结合,严把每一道关键工序。对未落实防渗水、未接通自来水、污水直排、无“三口一孔”、建而不用、不尊重群众意愿、旱厕未拆除等现象的坚决不予验收通过。

严把验收结算关。改厕施工结束后,镇(街道)组织人员逐户验收,逐户填写《验收记录表》,并由验收人员联合签字确认后报市农业农村局申请县级验收。县农业农村局复验合格后报账结算。

创新四项机制统筹规划管理

创新组织领导机制。郎溪县确立“党建引领、县级统筹、乡村实施”的工作思路,成立政府主要领导挂帅,各县领导包保镇(街道),相关县直部门协同配合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镇(街道)主要领导领着干,组建专班,协同推进。

创新资金保障机制。今年县财政奖补按照新建元/户,改造元/户进行改厕奖补,坚持“整村推进、分类示范、自愿申报、先建后验、以奖代补”的原则有序推进,根据验收情况拨付财政奖补资金,不合格户督促整改到位后再实施奖补。

创新考评奖惩机制。对农村改厕工作实行月分析、季调度、年考核,重点时段根据各镇进度情况进行专项督导检查,重点督查改厕进度、建设工程质量、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内容,并制定季度排名,纳入年度乡村振兴目标考核目标绩效考核。县财政配套30万元人居环境绩效考核奖励资金,对改厕任务完成好的镇(街道)将给予适当奖励。

创新长效管护机制。“厕所革命”重在前期建设,难在后期管理。经过不断探索,郎溪县建立完善了改厕工作长效运营体系,建立了改厕农户档案,组建了厕所粪污抽运服务队,实行市场化运作,每个镇配备1台抽粪车,明确2名维护人员,实行有偿服务,确保粪液有人清运,厕所问题有人维修,为确保农村卫生厕所后续管护服务及粪污资源化利用体系正常有效运行,县级财政专项补助各镇共计万元。目前,郎溪县各镇积极与种养殖大户联系,合作开发综合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有机肥,促进厕所粪污资源化利用。

截至目前,座户用厕所建设已全部竣工,现正进行县级验收。(黄康葵)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41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