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18公斤宣城市再生稻亩产创全省

2025/4/22 来源:不详

“我们随机抽取了超高产示范区典型田块,测得再生季稻亩产.8公斤,加上头季稻亩产公斤,总亩产达.8公斤。这个产量是目前全省再生稻测定的最高田块产量,超过了‘吨粮田’的目标。”现场测评专家组成员、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高级农艺师孔令娟朗声宣布。这是10月31日在郎溪县涛城镇凤河村开展的全国水稻绿色高产高效行动郎溪再生稻示范区再生季产量测定工作中激动人心的一幕。

当天上午,来自中国水稻所、福建农林大学、扬州大学、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局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专家们与郎溪再生稻种植户们齐聚测产活动现场,共同见证了我市再生稻产量创下全省新高的历史时刻。

听到专家的结论,再生稻种植大户涂世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次测产的再生稻,正是他一年辛勤劳作的成果。涂世银是宣城第一批“吃”再生稻种植这只“螃蟹”的人,在他的引领下,周边乡镇涌现出一百多名再生稻高产种植户,江苏、江西、湖北和湖南等地的再生稻种植大户闻讯也纷纷前来观摩取经。他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在农技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今年再生稻迎来了大丰收,每亩再生稻的净利润可达元以上。

“今天的测产结果,是对再生稻种植户们努力和付出的高度认可。短短6年的时间,我市的再生稻种植面积从0.6万亩,增加到8.5万亩,产量更是一跃达到全省最高水平。”市种植业服务中心研究员兰陆寿介绍,近年来我市不断加强与省农技总站、省农科院水稻所、安农大等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制定了《机插水稻基质育秧技术规程》等安徽省地方标准,推动了再生稻产业发展。

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凌跃进告诉记者,再生稻种植产业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中首次提及,这一重要决策为我市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我市大力推广再生稻种植不仅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收益,更是促进了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贡献力量。

来源:宣城日报

作者:记者刘宣余庆特约记者余克俭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836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