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递民生温度兜牢幸福底线

2023/4/25 来源:不详

北京什么医院扁平疣好 http://m.39.net/pf/a_8872657.html

有力度

应保尽保应兜尽兜

今年63岁的绩溪县瀛洲镇龙川村村民胡某,年查出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经常并发肺部感染。一年多的治疗,花光了他多年积蓄。不久前,瀛洲镇民政部门了解情况后,帮他收集相关看病材料送去医保局报销,并为他申请了低保救助,解决了他的难题。

社会救助是保民生、促公平、救急难的基础性和托底性制度安排。为胡某这样的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保障,是社会救助制度的主要功能。去年以来,安徽省积极修订完善低保、临时救助操作规程和特困人员认定办法等制度规定,制定《安徽省低收入人口认定及救助暂行办法》等相关的配套措施,提升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水平。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既是发展大局,也是关键民生。安徽省对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通过产业就业获得稳定收入的已脱贫人口,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低保、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范围,并按困难类型给予专项救助、临时救助等,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同时,实行“低保渐退”政策,对家庭人均收入超过当地低保标准的,给予一定期限的救助渐退期,确保脱贫稳定。

社会救助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今年,省发展改革委会同省民政厅等部门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明确提出当居民消费价格单月涨幅达到一定标准时,将向困难群众发放价格补贴,让困难人群倍感暖心。全省城乡低保对象.9万人、特困供养人员34.7万人,全省低保平均标准增长4.5%。

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安徽省逐步建立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社会救助、急难社会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为补充的分层分类救助体系,社会救助标准不断提高、救助机制逐步完善、兜底保障能力持续强化。”省民政厅社会救助处负责人说。

提速度

审批下放及时办理

“多亏临时救助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否则,凑不齐治疗费用,没法看病呀!”近日,肥东县牌坊回族满族乡居民王国民激动地说。他因身患疾病,导致家庭困难,该乡民政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开通绿色通道,帮他申请了临时救助元。

肥东县民政局建立县、乡(镇)、社区“三级联动”的主动发现机制,通过民政专干落实“网格员”职责,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救助范围。“自审批权限下放乡镇以来,缩短了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临时救助等群众关切的民生大事审批时间,有效保证申请(退出)当月办结、进退有序。”该县低保中心负责人汪顺说。

优化工作机制,让救助提速度。近年来,安徽省一方面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行“一门受理、协同办理”制度;另一方面,持续推进社会救助审批权下放至乡镇(街道),确保困难群众“求助有门、受助及时”。目前,全省共有95个县区、个乡镇实现审批确认权下放。

铜陵市铜官区天井湖社区居民戈师傅因患重病生活困难。他通过社区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d/4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