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云驻村更驻心扶贫亦扶志潇湘晨报

2022/9/24 来源:不详

见到余光云时,如果不去上前询问,你以为他就是一位普通村民。朴素的穿着、满口的乡音、干练的作风,这是他给人的第一印象。

今年48岁的余光云是市司法局副调研员。从年4月起,他多了个新身份:郎溪县新发镇双桥村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第一书记。

新身份意味着新责任。三年多的时间里,他吃住在村里,用心用情做好扶贫工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成绩单”。

新官上任,踢好头“三脚”

双桥村地处偏僻的圩区,因地势平凹,易遭水患侵袭。近年来,村里大多数青壮年外出务工,留守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仍是传统的种植业,村集体经济长期处于空白状态。

“既然来了,就要静下心、沉下身,扎扎实实干出成绩来,这样才对得起村民的期盼和信任。”刚到双桥村,军人出身的余光云就笃定了这样的想法。

经过深思熟虑后,余光云决定首先从村“两委”着手,他逐个开诚布公谈心,全面梳理各项工作制度,实现村级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经过一系列学习和整顿,逐步统一了“两委”班子的思想,提振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紧接着,针对干群关系紧张等问题,他带领工作队利用两个月时间,深入田间地头、村民家中,与村民聊家常、交朋友,增进了与村民的感情,也对村里的发展现状、致贫原因、存在困难等情况有了全面了解。

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

“要想赢得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就必须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干。”余光云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

走访中,余光云了解到村里有7名云贵川等边远地区嫁过来的妇女,由于种种原因无法办理居民身份证,导致无法办理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孩子也无法正常上学。

面对大伙儿的“求助”,余光云多次主动联系公安机关。随后,郎溪县公安局治安大队及新发镇派出所干警专程赴村,通过采取远程协助等方式现场办公,帮助她们拿到了居民身份证,解决了困扰她们二十余年之久的难题。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后塘组留守儿童杨丽敏的父母在外出打工期间离异,母亲改嫁后,两人几年都不回家看望女儿,也不给生活费,小丽敏只能和80多岁高龄的奶奶相依为命,因不符合条件又无法纳入贫困户管理,导致生活上十分困难。

余光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通过多方努力,他终于联系到宣城市一名爱心企业家,为小丽敏提供每学期元的捐资助学款,解决了孩子的生活及学习困难。

出行难一直是前塘组和后塘组村民的“心病”。余光云“对症下药”,争取到26万元专项建设资金,终于修通了流渡路,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据统计,几年来,他先后向上争取资金余万元,新修建或改扩建道路7条。

目前,双桥村10个村民组均修通了水泥路、完成了农村电网改造、建起了抗旱排涝站、安装了太阳能路灯。

让村民的腰包越来越鼓

“要致富,就必须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找准适合自己发展的产业。”余光云将这句话付诸到了具体实践中。近年来,他带领村“两委”干部先后赴宣州区、黄山市等地进行全方位考察,最终确定种植芦笋为发展意向产业。

通过个人试种、合作社带动等,余光云积极推广种植美国进口优质芦笋,逐步将芦笋种植发展成为村集体增收、贫困户受益的支柱产业。目前双桥村芦笋产业扶贫基地面积达65亩,带动21户农户(其中贫困户5户)每年增加收入元。

“通过资产收益扶贫工程,现在村里每年可以为贫困户进行资产收益分红,两年内累计分红达到了3.37万元,平均每年每户能够增加余元的收入。”余光云说。

产业发展不止步。为破解地处圩区易受水患、发展产业相对困难的难题,余光云决定采取飞地经济模式加强横向联系,争取资金入股新发镇官桥村农民工创业园和联恒苗圃专业合作社,进一步解决村集体经济发展难题。

几年来,双桥村通过建设光伏电站发电、入股外地企业分红等方式,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壮大。年,双桥村成功出列贫困村,年村集体收入突破30万元大关。(宣城日报记者顾维林特约记者杨红梅)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170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