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观察今天揭牌的这个产业合作区为何三
2022/10/8 来源:不详北京哪间荨麻疹医院好 https://m-mip.39.net/czk/mipso_8595950.html
「本文来源:天目新闻百家号」
天目新闻记者何泠瑶
长三角一体化,再迎里程碑式的新突破。11月19日,在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周年浙江省系列主题活动启动仪式上,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正式揭牌。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地处浙皖交界,核心区域规划面积86.9平方公里,是目前唯一的三省一市全部“加盟”的产业平台,也意味着长三角产业合作区的正式破局。
这一令人振奋的消息,让人们将目光再度投向湖州。这一次,长三角为何选择了湖州?
图源:湖州发布
三省一市的共同心愿
自年11月,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并上升为国家战略,区域合作就成了三省一市的“心头大事”。对三省一市来说,渴望合作的种子早已埋下,只缺一根牵引之绳。
年3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湖州召开座谈会,湖州、宣城、无锡三市及相关毗邻县市一致提出建议,在省际交界处、毗邻地区设立沪苏浙皖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年6月,在《浙江省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行动方案》中,浙江再次提及“共建苏浙皖产业合作区”。
不过,由于未被正式写入国家规划纲要,合作区真正从“愿望”走向“现实”,要从一次会议说起。年6月5日,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湖州召开,三省一市领导人、知名企业家齐聚太湖之畔,湖州也迎来高光时刻,作为长三角地理中心的区位价值被重新评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作用也被广泛探讨。
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的设立,正是源于当时签订的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根据协议,这一区域将覆盖上海白茅岭农场和江苏省宜兴市、溧阳市,浙江长兴县、安吉县,安徽省广德市、郎溪县区域,是目前唯一三省一市都涉及到的产业平台。
今年5月,《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筹)总体规划》正式发布。根据规划,合作区将以“大区域谋地位、中区域谋统筹、小区域谋布局”的工作思路,在开放合作上彰显“大格局”、在产业培育上铸强“大引擎”、在项目双进上拿出“大手笔”、在营商环境上实现“大提升”、在统筹联动上奏响“大合唱”,奋力打造成长三角绿色智造中心。
11月6日,浙江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长三角(湖州)产业合作区(下称“长合区”)。长合区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为泗安镇和天子湖镇的全部镇域范围),其中,规划管控区范围约平方公里,核心区86.9平方公里。
这个长三角的“新生儿”,正在破茧成蝶。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共签约亿元以上产业项目44个,其中5亿元以上项目15个,50亿元以上项目2个,总投资亿元,主导产业占比高达82.3%;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实现“零”的突破,以创世纪机床项目为龙头的产业链招商集聚效应初步呈现。
“合作区主要承接长三角产业溢出红利,将会成为长三角区域产业合作的重要平台。”浙江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长三角一块无缝对接的天然功能区块,空间区位临近、产业结构互补、公共服务共享,未来有着足够的发展空间。
图源:湖州发布
崛起中的长三角新磁极
过去,在强手如林的长三角,地处浙北的湖州并不算显眼。而近几年,这位“小个子”突然崛起,一举夺下长合区的金字招牌,既有先天优势,也有后天努力。
在地图上看,长合区恰好位于长三角的中心位置,东至杭长高速公路,南至环南路,西至泗安水库、天子岗水库东侧,北至宣杭铁路,联接浙江、江苏、安徽三省,附近有安吉高铁站、安吉通用机场、上港集装箱货运码头和申苏浙皖、杭长两条高速,铁公水空交通发达。
正在火热建设中的沪苏湖铁路,更是湖州通往长三角的主动脉。穿过上海市西部、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等长三角核心区域,沪苏湖铁路全长约.8公里。铁路建成后,从湖州到达上海仅需20分钟。
要想接轨长三角,有好的产业才是“引流”的法宝。早在年,浙江就在湖州批复设立省际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也就是长合区的“前身”。经过九年的建设,如今的长合区已初具产业基础,涵盖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型纺织等产业。至年年底,全区已有规上工业企业家。
天数既定,事在人为。在长三角的大地上,总有湖州活跃的身影。
即使在新冠疫情之下,湖州仍逆势而上,以驻上海全球招商中心为抓手,主动奔赴上海、江苏,加大招商力度。借助“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上海推介会、天下浙商湖州行等活动,去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个,其中50亿元以上项目17个。
自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以来,湖州的“磁场效应”正渐渐显露。据统计,湖州共招引亿元以上项目超个,新引进大学生超30万人,新引进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浙大湖州研究院、电子科技大学长三角研究院等17家新型研发机构,计划总投资22.66亿元。
守住一方绿水青山,锚定一体化目标,湖州的崛起有目共睹。年前三季度,湖州GDP增长11.8%,居全省第二位;主要经济指标中,一般预算收入、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出口额、服务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增速居全省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