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助农增收人民资讯

2024/1/22 来源:不详

「本文来源:安徽日报」8月18日,天刚放亮,郎溪县凌笪镇农民袁宏才就开着皮卡车来到自家再生稻种植基地。看着一串串金黄的稻穗在晨风中摇曳,袁宏才脸上绽开了笑容,“今年雨水、气温都适宜,再生稻长势很好,现在已经全部成熟,进入收获期”。据了解,再生稻是在头茬水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萌生新苗,进而抽穗为自然成熟的水稻。因为再生稻是种一季、收两茬,中间省去了再次耕种的过程,也有效解决了秸秆焚烧问题。“前几年,县里鼓励我们种再生稻,专门为我们开培训班,邀请华中农业大学、安徽省农科院水稻所专家来开展栽培技术培训,还领着我们到外地考察学习,手把手教会我们种植技术。”袁宏才说。在种植专家指导下,袁宏才从年开始试种再生稻,如今已成为再生稻种植的“行家里手”。种植再生稻增产增收,他在种植基地里建设了标准化育秧工厂,添置了烘干设备和大米加工设备,实现了再生稻“从田间到餐桌”机械化生产一条龙。当天上午10点多钟,两台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地开下田。大片大片的水稻被收割机“吞”下,收割机后方,一团团粉碎的秸秆被鼓风机吹散,均匀地撒在田里,作为下一季农作物的肥料;金黄的稻谷就地扬净,通过高位卸粮装置输送到路边的大拖拉机里,随后被运到基地烘干房。“天气预报说后天起又有一轮降雨,我们要抢在下雨前全部收割完,确保颗粒归仓。”袁宏才说。年,袁宏才在凌笪镇双庙村流转了多亩农田,之后又相继增加了多亩。然而受到农产品市场波动影响,传统农作物种植效益有所下降。正当他一筹莫展之际,郎溪县农业农村局栽培站的工作人员给他带来了好消息:“种植再生稻,可以有效提高土地产出价值!”在栽培站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年,袁宏才试种的亩再生稻丰产丰收。年,他将再生稻种植面积扩大到亩,目前是郎溪县最大的再生稻种植户。当地常规水稻种植,每亩纯利润在元左右,种植再生稻每亩获利可达元左右。随着再生稻种植技术不断成熟,再生稻实现了生产全程机械化,在提高劳动效率、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有效保障了再生稻在适宜的季节完成耕种。高效益、低成本、无公害,这些优势使再生稻备受种粮大户青睐,凌笪镇汤桥村种植户左从平就是其中之一。记者采访时,左从平家的再生稻田里也是一派忙碌的丰收景象。他把收获的稻谷直接运往郎溪县梅渚镇的粮站出售。“我们家没有烘干设备,稻谷收上来就卖,50公斤潮稻谷售价48元,不用晾晒储存,还能及时变现让资金回笼。”左从平说。年,左从平种植了75亩再生稻,他跟着附近的种植大户学技术,参加县里、镇里举办的再生稻技术培训班,把自家的几十亩再生稻打理得地肥苗壮,年年获得大丰收。“去年头茬亩产公斤,二茬公斤左右,每亩净收入在元左右。今年头茬亩产公斤,二茬估计也不会差,收入应该还好于往年!”左从平乐观地说。“我们为再生稻种植户提供技术培训、指导服务,积极落实县里对种植再生稻的补贴政策,及时为种植户申请补贴,提高他们的种植热情和经济收入,把再生稻产业做大做强。”凌笪镇党委委员刘刚介绍,该镇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目标培育现代农业,建立再生稻千亩示范区,目前全镇再生稻种植面积达到亩。-08-0:00:00:0■本报通讯员夏忠羽本报记者罗鑫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zz/68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