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溪县健全四项机制助力非公党建工作指
2023/1/26 来源:不详专稿:近年来,宣城市郎溪县围绕高质量党建引领企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课题,紧抓非公党建工作指导员队伍建设这一关键环节,积极探索试验,建立完善“选育管评”四项机制,让队伍更强更活,有力助推了全县非公党建工作提质升级。
健全选拔机制,把好“入口关”。紧抓新时代非公党建工作需求,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需达到“2年党龄、责任心强、善于沟通、作风过硬、身体健康”等5项基本要求,确保人选质量过关。拓宽选人视野,采取在机关事业单位中“选”、在年轻后备干部中“挑”、在退居二线的非领导干部中“配”等方式,通过自愿报名、组织推荐、实地考察等多道程序,建立并充实全县党建工作指导员人才库,现有入库人员人。坚持需求导向,重点向规模以上企业、新组建党组织、未组建党组织的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中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做到应派尽派。全县现有第四批党建工作指导员82人,其中专职占比达30%,共计指导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余家。
健全培育机制,锻造“生力军”。坚持定期培训制度,将党建工作指导员培训班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系统班次,每年定期组织前往沪苏浙等先发地区实地考察、聆听授课,学习先进经验、开拓思维眼界、提升能力素质。严格落实岗前培训制度,在党建工作指导员派驻之前,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座谈交流、“新老结对”等形式,帮助其了解岗位职责、找准工作定位、迅速进入状态,并组织开展资格测试,检验学习成果,确保培训实效。创新推行“探究式”学习法,即由县委非公办制发“主题党日”选题参考,组织党建工作指导员以比较、分析、归纳等方式进行探讨研究,加强思想碰撞,激发创作灵感,提升工作水平,在非公党组织中涌现出“每周党课字”“我为企业献一策”等贴合实际、参与度高、成效明显的载体40余个。
健全管理机制,激活“主引擎”。印发《党建工作指导员管理细则》和《党建工作指导站(组)管理办法》,创新将全县82名党建工作指导员划分为南中北3个片区8个站组,每组10人左右,实现管理个性化、区域化、便捷化。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县委组织部和县委非公工委统一制发工作证,明确党建工作指导员在入企指导、开展活动时必须佩戴,亮明身份,擦亮“名片”。坚持月度活动制度,要求各站(组)每月至少开展1次集中活动,提倡党建工作指导员“轮值”组织策划,增强大家的责任感和主观能动性,每年合计开展活动余次。在8个党建工作指导组创新设立8个临时党支部,由各指导组组长任书记,归口县委非公工委管理,确保工作的政治性和方向性。
健全考评机制,用好“指挥棒”。出台《党建工作指导员季度考核办法》,每季度分站(组)开展党建工作指导员考核工作,内容包括履职情况、遵守纪律、工作成效和参加站组活动等4大类20小项,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不称职4个等次,岗位补助参照考核等次发放。县财政每年列支40余万元支持岗位补助发放工作。建立调整退出机制,县委非公工委和派驻地党(工)委对履职不力、作风不优、考核结果靠后的党建工作指导员,及时开展批评教育,对屡教不改者坚决调整问责,持续优化队伍建设。县委组织部和县委非公工委每年对各指导站(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综合考评,并依据考评结果从县管党费中拨付2万元予以奖补,为党建工作指导站(组)高效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