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县落实新举措强化新担当实现新作

2023/7/24 来源:不详

宜居新郎溪。

近年来,在安徽省委、市委的关心、支持和省市直部门指导、帮助下,郎溪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主动作为,先后出台《中共郎溪县委关于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县域治理现代化集中力量办好“十件大事”的决定》《郎溪县创新县域社会治理工作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县域治理现代化的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取得了明显成效。年上半年群众安全感指数为%,并列安徽省第一。

一、聚焦经济发展高质量,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问题

(一)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

积极抢抓“一地六县”长三角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产业集中合作区建设机遇,与华东理工大学共建长三角区域发展郎溪研究院,加快筹建郎溪长三角区域发展研究培训中心,在安徽省率先设立长三角区域交流合作服务中心。

(二)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一是加快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围绕“一地六县”市场需求及供给结构,发挥“一地六县”产能联动优势,以重大项目为突破口,全力打造成套及特种设备、电梯及零部件、汽车内饰及零部件“三位一体”的绿色智能制造产业体系。

二是增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深入研究产业链和供应链,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出台促进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系列文件,优化工业企业绩效综合评价办法,建立差别化融资担保机制,全力帮扶重点企业做大做强。

三是提升平台承载能力。深化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力打造与沪苏浙相统一的园区准入机制,完善从项目签约、建设到投产的服务全链条,提升行政效能。

四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扎实开展“四送一服”双千工程,深化“放管服”改革,常态化开展“一张网”建设,推动“一网、一门、一次”改革,县乡村三级认领政务服务事项项,全面实现网上办事“最多跑一次”“只进一扇门”。

(三)构建融合发展新格局

一是高水平建设城东新区。积极对接上海市白茅岭地区规划建设,高标准谋划城东新区规划建设,推动与白茅岭地区规划有序衔接。将白茅岭地区纳入城市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完善科教、医疗、文体、金融等配套功能设施,着力打造在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态型产城融合先行区。

二是高水平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沪皖大道”改建工程建设,全面启动定埠港二期和二类口岸建设,打造通江达海“绿色生态皖东南第一港”。

乡贤参与调解工作。

二、聚焦城乡面貌高颜值,推进城乡融合一体化发展

(一)加速提档城市能级

加快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全民健身中心、水韵郎川(城区水环境整合治理)项目、市民文化艺术中心等31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出台《关于稳定城区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实施意见》,积极推进小区物业管理水平提升,强力启动城区烟花爆竹“双禁”和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工作,污水处理、市政维护、绿化提升、人防工程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城市品质和配套承载能力不断提升。

(二)加速实施乡村振兴

出台《中共郎溪县委关于实施“五大振兴工程”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决定》,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茶产业和花卉苗木产业提升工程,加快三产融合发展。

(三)加速构建美丽郎溪

坚决抓好中央环保督察及“回头看”反馈问题、省环保督察反馈意见等突出环境问题整改,深入开展“散乱污”企业治理。全力打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战役”。

奔跑郎溪。

三、聚焦人民生活高品质,推动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探索城区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城区管理模式

一是积极开展城区区划调整。拟定《郎溪县城区区划调整初步方案》,主动向上对接汇报,积极寻求省市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3g-city.net/gjycs/548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首页 版权信息 发布优势 合作伙伴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网站地图 网站简介

    温馨提示:本站信息不能作为诊断和医疗依据
    版权所有2014-2024 冀ICP备19027023号-6
    今天是: